邪教问题是社会一大公害,它没有单纯的暴力犯罪那样具有明显的侵害性和过程、后果特征,从而不易引起大众的高度警惕。面对政府有关部门的依法打击和群众不断提高的思想觉悟,邪教组织虽然难以公开聚众滋事,但仍不断改变策略,变换手法,传播过程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组织体系更加严密、分工更加明确、行踪更加诡秘、侵害的目标群体更加精准、社会渗透更加深入,一旦坐大成势,突然爆发的危害性更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反邪教工作的新举措、挖掘反邪教新力量、壮大反邪教队伍。所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反邪教工作是新时期反邪教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社会力量参与反邪教工作是当前反邪教工作的客观要求
一是反邪教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广袤的土地带来了地域文化差异,社会多元化、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广泛存在是邪教能够滋生的客观条件,加之国外邪教的渗透,为国内邪教的产生和蔓延提供了环境和土壤;中国改革开放国际化进程,难免被域外邪教裹挟夹带入境;国外反华势力的不择手段,提供的资金支持也为邪教的扰乱滋事提供了经济来源。综上所述,反邪教斗争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反邪教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
二是一线帮教人员的成长周期和知识更替与教转成本加大,导致教育转化工作难度加大。随着邪教种类的增加、教转难度的加大、邪教成员年轻化趋势的形成以及职业邪教人员的出现,仅仅依靠基层缺乏专业教转素养且大部分都是身兼数职的帮教人员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当前反邪教工作处在逆水行舟的关键时刻,那么如何提高教转效率、加大教转力度、巩固教转成果、控制反复率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反邪教宣传工作缺乏创新和针对性,警示教育宣传工作的深入性有待提高。社会上开展的各种各样的反邪教宣传,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全面精准批驳邪教的知识点不足,能让老百姓一看就明白的东西少,反邪教宣传较难直接、精准地达到深入人心的目的,无法有效堵住邪教渗透的渠道,这就客观上需要一支既懂反邪教知识又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宣传队伍,让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做到喜闻乐见、通俗易懂、贴近群众、尽人皆知。
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邪教工作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完善政府社会治理考核问责机制,引领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社会治理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判、成果人民共享”。因此,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踊跃投入到反邪教的队伍之中,激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反邪教工作,可行且必要。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社会力量参与到反邪教工作中有一定的优势:
1、从性质角度分析:社会力量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性是其最大特征,其公益性质也为其顺利开展反邪教工作提供了桥梁作用。
2、从身份角度分析:社会力量的第三方身份优势,使得其在政府和居民之间能够发挥第三方的优势视角与专业特点,充分挖掘民众需求、反映民意,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3、从资源整合角度分析:在反邪教工作中,往往需要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情感联系和社区归属为切入点,社会力量易于贴近群众,链接资源,有效避免矛盾激化、法律政策滞后、资源缺失、以管代教等极端,也避免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精力不够而引起的后续巩固工作断档、无有效衔接的局面。
4、从教转政策要求角度分析:社会力量参与反邪教工作符合中央法制化、社会化教转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把反邪教工作做实做好,把邪教问题管住管好”目标要求,按照“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的方针政策,以帮助邪教人员摆脱精神控制、回归社会正常生活为目标,以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为方向,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反邪教工作,更符合中央的科学人性要求。
5、从教转人才短缺的角度分析:社会力量参与反邪教工作是专业教转的有效补充(纵观教转能手人数与涉邪人员的人数占比,工作量极不匹配),充分汲取社会力量,由专业教转机构总结、传授、督导科学的教转方法和技巧,将反邪教工作全面铺开落实,实现由点带面,成为当前专业帮教人员短缺的及时、有效补充。
三、孵化社会力量参与反邪教工作的几个关键点
1.专业化的培训
社会力量作为专业教转的重要补充,需要有专业的指导和孵育,由专业教转机构专家授课,针对社会力量参训人员知识水平和接受度分阶段安排课程,分批次总结归纳,传授反邪教工作方法,毫分缕析;聘请法学、宗教学专家详细讲解相关的法律、宗教知识,打实理论基础;邀请心理学专家传授心理学方法在反邪教工作中的应用,确保参训人员具有邪教甄别和反邪教工作的基本能力。
2.教转骨干示范作用
由教转骨干针对社会力量进行现场实践督导,带领社会力量的参训人员全程参与针对社会面反邪教工作全过程,引导社会力量参训人员将理论知识最大限度的运用到反邪教实践中来,贯穿始终,在传、帮、带的过程中见证历练、起到示范作用。
3. 教转全过程跟踪、督导机制
社会力量参训人员独立开展反邪教工作后,专业教转机构采取“阶段总结+全程跟踪+过程答疑”相结合的模式,借助反邪教实践交流群,从方案设计、过程跟踪辅助、在线解答疑难问题。另外,定期组织社会力量参训人员集中讨论,收集问题、总结经验,对于关键知识点进行集中重点讲解,同时分享收获和总结失败经验。
4. 攻坚关键时刻的教转支援
在社会力量反邪教工作的攻坚关键时刻,反邪教专门机构到现场进行技术支援,确保社会力量得到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促其找到薄弱环节,总结积累,使社会力量信心不减、知难而进,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攻坚能力。
四、社会力量参与反邪教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力量刚开始接触反邪教工作,理论知识和教转技术都相对匮乏,感觉无从下手。面对社会面反邪教工作存在进门难、见面难、交流难、易反复等问题,容易出现畏难情绪。
二是社会力量大多是有丰富社会经验的退伍军人、妇女主任、原乡镇参训人员等等,政治素养好,生活阅历丰富、工作积极性高,但是教转专业知识和教转经验方法等方面相对匮乏,同时,社会面邪教人员勾连多,难度大,面对家族式、涉网型、政治倾向型人员,对于社会力量来讲存在难度,涉及的知识深度和广度都需要逐步扩大,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和实践,不断地总结和提升。
三是社会力量受资金压力,人员变动较大,一部分人员刚刚开始上手就可能因为种种因素面临辞职、辞退等问题;另外受人员素质和接纳度、领悟力、表达能力等限制,还存在一个人员筛选的过程,因此,人才的选拔和流失也是对社会力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巨大考验。
(二)对当前工作的建议
一是社会力量激励机制:通过工作任务递增、工作难度递增、项目资金阶梯政策等举措,激励并扶持社会力量成长;通过社会力量评优、评级规范社会力量服务。
二是社会力量长效机制:发挥社会力量深入社区、有群众基础、有第三方身份的特点,探索社会力量反邪教预警机制和多种反邪教宣传方式,成立反邪教志愿者队伍、反邪教宣传小分队等,深入并扎根到居民中,针对不同人群特点,以灵活、多样、易接受的方式做好邪教预防工作,同时及时对涉邪人员和邪教类型做出初步的甄别、预警和隔离,避免进一步传播和扩大,让反邪教工作扎实推进、长期持续、深入人心。
三是教转人才培养机制:结合新时期邪教的特点和社会面反邪教工作特点,探索开展其他邪教、变异邪教、类邪教的甄别和反邪教工作培训,不断为社会力量提供知识给养,从理论和技术层面保证社会力量拥有专业的“反邪教武器”。
四是教转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帮教人员技术评优、评级等方式使社会力量教转人才的收入与技术级别相匹配,明确晋级路径和方式,保证教转人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如果通过孵化社会力量参与反邪教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优势和作用,使之成为专业教转的有力补充,让专业教转与社会力量相互搭配,形成社会面教转为主,进班教育为辅;教育预防为主,精准打击为辅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长效稳控与攻坚并举,那么将会形成从专业教转机构-社会力量反邪教队伍-社区干部到反邪教志愿者队伍等的星火燎原的局面,从而让邪教的毒芽无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