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播报 / News Broadcast
预防警示 / Precautionary
文化历史

俗话“男女授受不亲”下一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10-11 阅读次数:2089


  生活中我们一定常听到“男女授受不亲”这句俗话,不管开玩笑还是其他情况,这句话基本每个中国人都从小听到大,也能理解它的意思:男女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不能随意发生身体接触等。那它下一句是什么?这个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其实,这句话的来源,跟儒家的一位学术大佬孟子有关。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写文章和分析论点都非常出色,但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跟他一样满腹才华的人不少,所以有一次,孟子也遇上了挑战他的对手。
  根据《孟子·离娄上》的记载,这个挑战孟子的人叫淳于髡(约前386年—前310年),这个人不简单,他虽然身高不满七尺,却长了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滑稽善辩,跟人辩论起来大道理一套又一套,齐王非常重视淳于髡,他的很多建议都被齐王采纳。


 
  孟子是个学者,学者跟学者之间难免有切磋。众所周知,儒家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礼教,“男女授受不亲”就是儒家理念之一,当时它的意思和现代人的理解有点不一样:男女之间表达爱慕之情、传递信物应当含蓄一点,保持基础礼节,不可过分亲密接触,或者交谈。
  当然,这话也有任何男女(除了夫妻)之间都不要过度亲密、授受的意思。淳于髡早就听说过儒家的这个“礼”,见到孟子后,他直截了当地问:“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一派淡定地表示肯定:“礼也。”——我听说你们儒家有这么一条礼法,是不是?孟子:是啊。


 
  淳于髡不愧是个擅长辩论的人,他借这一点发挥,步步紧逼,试图让孟子噎住:“嫂溺,则援之以手乎?”直接抛出了一个难题,那要是嫂子掉到水里去,身为小叔子,是不是该伸手拉她上来?(如果拉,等于违背礼,如果不拉,你这礼简直藐视人命)。
  淳于髡等着看孟子左右为难,没想到孟子半点不怕,一脸正气地回道:“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嫂子掉到水里还不救,跟禽兽有什么区别?虽然说男女授受不亲,但事急从权,救人应该摆在第一位啊!
  大概没想到孟子思想还挺开放,淳于髡愣了下,眼珠一转,给孟子出了第2个难题:“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如今天下纷乱不止,百姓们生活艰难,孟老夫子,你也看到这种情况了,怎么不马上做点实际的事情,来挽救天下的命运呢?
  孟子没上他的当:“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天下不安的情况,应该用大道去慢慢挽救,嫂子掉到水里,伸手就能救上来,怎么,你还想让我伸伸手就能改变天下局势啊?我又不是上帝,没那么大的本领。
  淳于髡明显偷换概念,但孟子不按他的思路走,这场辩论以孟子胜利告终。所以,“男女授受不亲”的下一句就是“嫂溺援之以手”,孟子本来是赞成变通、不赞成死守教条的,只不过后来礼教发展越来越严格,男女大防也越来越谨慎,所以流传至今,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责任编辑:瑾萱)


技术支持 响铃公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四平反邪教网 备案号 吉ICP备1200548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