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播报 / News Broadcast
预防警示 / Precautionary
健康养生

久盯熟悉的字不认识 神经疲倦导致大脑罢工

发布时间:2019-01-11 阅读次数:1347


 
  关于“学生时代”,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记忆——每次被老师罚抄,抄着抄着就发现自己竟然开始“不认得字”。最近“语义饱和”这个概念在网络上频频被热议,对于这种“大脑罢工”的现象,很多人都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语义饱和:
  大脑关注部分而产生整体疏离

  一个字看久了觉得不认识?明明都是自己熟悉的字,却像火星文一样陌生?在大量阅读重复的字时,忽然在某个瞬间,觉得这个字很别扭,以至于严重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这种“陌生感”对于我们而言,可谓相当熟悉了。
  看英文时也是一样。当我们长时间盯着同一个字或者单词看,人就会突然变得“懵懂”——首先是失去对这个字的读音感,然后失去对这个字意义的联想能力,最后甚至不认识这个字了。“如果对一个单词注视得太久,它将变得奇怪而陌生”。这种感觉早在1907年,就被现代心理学博士玛格丽特所发现。“语义饱和”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人的研究中,他们号称“当一个单词被重复多遍,它就变得面目模糊,发音可疑,意义不明”。这种“字变得难认”的有趣现象,在我们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中,也同样出现了。
  当大脑同时接收到太多重复的刺激时,会不自主地只对字的某一部分产生注意,以致对字的整体产生疏离。为此,有研究者认为字词的辨认涉及三个环节,首先是字词产生“字形”的视觉信号,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字写在纸上的样子;其次将“字形”的视觉信号转化为对应的“语义”;最后是在“语义”层面上进行思维活动。
  或许为了更方便于大家理解,法国人将“语义饱和”现象称为“Jamais vu”,翻译过来就是“从未见过”的意思。看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后,会出现一时间什么都记不起来,仿佛都从未见过的样子。可以说,“从未见过”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名称,不禁令人想起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的话:每个人诞生时就像是一颗种子,只是我们忘了自己是什么种子,而我们这一生,就是为了长成一棵“成为我们自己的大树”。
  专家解惑
  重复信息读取致同一神经元疲劳

  “语义饱和”并非一个狭义的概念,有研究发现,神经系统有一个固有特点,如果短时间发生多次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形象一点来说,就是神经活动也是会“疲倦”的。
  “如果长时间盯着这个字或者单词看,那么相同神经信号,就会重复刺激同一个区域的神经元细胞,导致反复读取记忆数据库中的储存信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蒋斌教授告诉记者,这种重复刺激和重复信息读取,会诱导同一神经元产生疲劳。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一个熟人的照片、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也会突然有陌生的感觉跑出来。蒋斌教授举例,如果长时间待在充满香味或臭味的空间,我们对这个味道的感觉也会因为渐渐习惯而消失。因为嗅觉感受器以及传导嗅觉的传入神经,持续接收到了相同的刺激,所以也会渐渐被抑制,这就是所谓的“适应”——入芝兰室,久而不闻其香。
  除了嗅觉之外,当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刚拿出手机想拍下来,却发现照片无法完美呈现眼中所看到的旖旎。相机不能如我们所愿地呈现画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蒋斌教授回答,其中的原因也在于“适应”二字——视觉适应使眼睛比相机看得更好。
  “‘适应’,是我们身上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除了包括暗适应和明适应的‘视觉适应’之外,我们的耳朵也具备随遇而安的本领,能坦然面对寂静或噪音环境。”他表示,除了病理性慢性痛觉难以适应外,“五感”都有适应现象。
  “感觉‘适应’的产生机制比较复杂,至少包括‘感受器适应’和‘中枢神经的适应’。以‘语义饱和’为例,当刺激作用于感觉器时,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作用,但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信号饱和刺激转变成信号识别停顿,从而变得突然不认识这个字或者单词。”蒋斌教授说道。
  神经“疲倦”之因:“抑制”是为了更好地“活动”
  熟悉的字、熟悉的人、熟悉的风景突然变得陌生,是因为我们的神经产生了疲倦之意,让神经活动产生“被抑制”的情况。蒋斌教授告诉记者,在大脑皮质水平上,抑制和兴奋一样,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比如说,当抑制过程在大脑皮质内引起广泛地扩散,并扩散到皮质下中枢时,就可引起睡眠,睡眠就具有保护性意义。”
  然而对于这种“大脑罢工”现象,不明故里的人或许会表现出忧心忡忡。近年来曾有研究指出,工作递减、反应抑制、大脑皮层的抑制、记忆力迟钝等现象,都与“语义饱和”的原理相似。那么,我们最想知道的是,这种短暂的“大脑罢工”现象,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究竟是一种“伤害”,还是一种“帮助”?
  “抑制过程也是积极的神经活动过程,通过抑制,大脑皮质的信号化活动不断得到纠正,并逐渐达到完善,使反应更加精确有效,所以是一种‘帮助’。大脑通过适应旧的感觉刺激,从而有利于探究新的刺激。”蒋斌教授建议大家不妨利用这一原理,当大脑疲劳时,就转移一下注意力,看一些新鲜的东西,让大脑得到休息,便会得到缓解。
  “研究发现,语义饱和在演讲焦虑时候具有抑制作用。对于饱受口吃折磨的人来说,不断地重复一些单词,使大脑神经疲倦,可以弱化由此而导致的焦虑状态。”他解释说,“虽然说,持续的刺激会减弱大脑的神经活动,但对于那些本不该过分活跃的活动,就可以利用‘语义饱和’原理得到抑制。”
  原来,除了让我们“忘字”之外,“语义饱和”是可以帮忙解决问题的。
  防止大脑“罢工”有妙招
  高效紧张的生活状态,让很多人如同上了发条一般,不停地忙碌着。研究发现,长期疲劳会削弱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伤害大脑,让我们更迟钝。
  “懒于用脑、过度用脑、沉默寡言、少动多静、睡眠不足等,都会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而长期酗酒或吸毒,更会对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蒋斌教授特别强调,酒精造成神经系统过多兴奋或麻痹,引起神经衰弱,大脑组织萎缩;而吸毒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毒害,导致精神萎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 定向障碍等。“要想保持大脑思路清晰,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和远离毒品。”
  虽然说,“大脑罢工”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积极体现,但与其等到神经出现倦怠,不得不停下工作,不如在问题出现之前主动缓解疲劳。比如说,运动就有助于缓解神经系统疲劳。“运动不但能让血液输送更多的氧气顺利进入细胞组织,清除食物代谢后残留在体内的有毒物质,还能使血流加快、脑部氧气得到补充,让我们保持大脑细胞的健康。”
  此外,蒋斌教授还提到,良好充足的睡眠,也是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的得力方法。睡眠时,大脑会整理我们整天的想法和白天学习的内容,让不重要的记忆被清理掉,让想要保留的记忆得到加强。
  毋庸置疑,只有在具备“最充足脑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顺利完成所有任务。
(责任编辑:佳梦)


技术支持 响铃公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四平反邪教网 备案号 吉ICP备12005481号-2